全球电力成本持续下降,光伏与陆上风电成本优势持续领跑

【Solarquarter网 10月23日报道】

640?wx_fmt=png&from=appmsg#imgIndex=1

全球平准化度电成本(LCOE)数据持续印证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取得显著进步。预计到2025年,光伏发电仍将保持其作为全球最具成本优势发电能源的地位。英国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(Wood Mackenzie)报告显示,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单轴跟踪式光伏系统度电成本已达37美元/兆瓦时。光伏组件效率的持续提高和供应链稳步改善,预计将带动主要地区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。

伍德麦肯兹高级研究分析师艾哈迈德·贾米尔·阿卜杜拉(Amhed Jameel Abdullah)表示:“比起传统发电,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任何地区都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。我们希望通过改进技术、优化供应链和发展规模经济,促进可再生能源成本持续下降,巩固其在全球发电技术中的主导地位。”

亚太地区

在亚太地区,公用事业规模光伏发电已成为成本最低的电源形式。预计到2025年,中国的发电成本降低到27美元/兆瓦时,而日本仍将高达118美元/兆瓦时。与此同时,陆上风电(成本)极具竞争力。中国、印度和越南的发电成本为25至70美元/兆瓦时。

随着储能成本下降,“光伏+储能”混合系统发展的势头正在增强。当前,澳大利亚通过储能稳定光伏输出,印度则推广混合系统以实现电网平价。中国在低成本储能领域持续领先,这得益于其国内供应商竞争激烈。

相比之下,海上风电成本差异显著。中国市场已显现其强大收益潜力,而其他市场在21世纪30年代前期仍将面临较高成本压力。

欧洲地区

2025年欧洲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下降7%,其中单轴跟踪式公用事业规模光伏平均度电成本最低。受组件价格下降影响,发电成本较2024年降低10%。

到2030年,陆上风电度电成本预计将下降16%,而海上风电成本因受供应链约束,将在本世纪30年代早期上升。四小时公用事业规模储能度电项目成本预计在2026年前降至100美元/兆瓦时以下,到2060年将再降35%,而同期商业分布式光伏度电成本将下降49%。

北美地区

尽管面临关税调整和投资税收抵免政策逐步淘汰等短期挑战,北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仍呈下降趋势,且这一趋势预计将延续至2060年。2030年后因税收抵免政策到期,陆上风电度电成本预计上升24%,但对(陆上风能)商业营收的预测显示长期营收依然强劲。

受政策不确定性和项目延期影响,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居高不下。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推动下,燃气轮机建造成本与燃料费用持续攀升。尽管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增强型地热(系统)等低碳调度技术成本仍偏高,但它们提高了关键系统的灵活性。

拉丁美洲

2020-2024年间拉美地区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已下降23%,其中商业光伏达到最低平均成本。未来,陆上风电度电成本预计到2060年将下降42%,固定式海上风电成本将较2025年降低67%。随着基础设施和市场日趋成熟,储能度电成本预计到2060年有望下降24%。

中东和非洲

2025年中东和非洲地区风光度电成本下降6%至10%。公用事业规模光伏仍是该地区发电成本最低的能源,单轴跟踪式光伏到2060年预计将降至约17美元/兆瓦时。陆上风电成本将稳定在30美元/兆瓦时左右,而公用事业规模储能成本持续稳步下降。

阿卜杜拉补充道:“全球能源转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进。光伏和陆上风电已成为全球主要的低成本发电能源来源。混合系统与储能在成本竞争力方面的差距正逐渐缩小,这预示着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新时代已经到来。”